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正文

“阖家”与“合家”有什么区别?祝福别人别再用错!小心闹笑话哦

从原始时代开始,为记录事件和所捕捉的猎物等数量,就逐渐出现了结绳记事以及各类符号的运用。而汉字的出现,根据传说是仓颉所创,他是黄帝时期的一名史官,因受自然万物的足迹启发,而创造了汉字。当然,实际上汉字的形成更大可能是劳动人民的不断积累与发展下所整理创造出的。

此后几千年,为了更好的传播和运用,汉字的形体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后来的篆书、隶书、楷书,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语言。但中国汉字的悠长历史难免会让汉字的学习变得复杂,而到今天学习白话文的我们,则更容易混淆词语之间的区别,比如“阖家”与“合家”的区别。

阖家与合家

汉字的各种趣味只有自己了解了才知道,但汉字因为复杂,也常常会因此闹些笑话。尽管无伤大雅,在日常运用中,我们仍然还是要多加注意。而在过节送礼时 ,我们时常会说很多祝福词,或者手写一些邀请函或贺卡,这个时候就要着重注意词语的用法。

这里以“阖家”和“合家”为例,实际上,二人从意思上来看,都是指代一个群体。那究竟又为什么会被区分开来呢?先从其字体形状上来看,“阖”字所代表的形象十分生动,最外面是一个门字,里面有拆分为两样事物,一个“去”,和一个“皿”,人走进门中,姓名则代表食物,意味回到家里。当然,这是从现代汉语方面来解释。

实际上汉字作为象形字,最早的字,如金文,要比现在的字体看起来更加的生动形象。但无论是以什么字体的表现方式,其所要表达的含义都是整体、关闭的含义。而从它与其他词语结合的运用中,我们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其所包含的真正含义。

在“阖门”中其意为双,《韵会》中著有:“双曰阖,阖门也”,也即指双扇门。除此外,随着名词动用的说法,“阖”字也有了全部的含义,例如“阖家”“阖郡”,用来指代家庭中的全部人员和郡县中的全部人数。虽然到了今天,关于阖家的说法在一般场合中并不使用,但我们仍要知道,它与“合家”的区别。

同样也从其形体含义上来,“合”字由简单的一人一口组成,取很多口人之义。就简单一点的解释来说,“合家”指的是以口为单位计数,指代家庭中的全部人口。所以说大致上从语义上来看,而这似乎并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区分,正如“你”和“您”的用法一样,随着礼节场合的不同,我们也需要从中选取合适的一词。

例如在书面表达或贺卡请鉴上,为了体现礼仪并尊重传统说法,我们通常采用“阖家”来表达含义,正如我们在写作时,通常将爸爸称为父亲,但却很少有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称呼自己的父亲。因此,在正式场合中,我们才会多选择偏古意的那个词语。

而到了日常比较随意的场合中,或者对于关系平等,较为熟稔的朋友来说,这就没有必要使用过于礼节性的词语,不仅显得文绉绉,也会营造出一种不熟的氛围。正如“你”和“您”,对于自己的朋友来说,也不会有人打招呼时选择说“您好”,这只会引来对方的调侃或疑惑。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在品尝像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那样,一定要掌握茴香豆的“茴”字所有写法,在某些事上一味的钻牛角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这是从实用性上来说。但就整体文化的传承而言和出于对礼节的尊重,基本的遣字造句我们还是需要有足够的了解。

有趣的中国汉字

类似上面二字,我们现代的人在阅读古典文物书籍时,时常会发现各种有趣的文字现象,也会从某个成语或词语背后了解到它的典故。中国汉字不仅在形上具有生动的体现,在含义上,更是别有一番讲究。但是在古往今来的传承中,是否会因为某些无心之失而造成古今意义的不同呢?

有趣的现象是,我们在中学课堂中学习文言文时会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错别字”,在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为通假字。那么时常会有人质疑道为什么古人写的错别字就称为通假字,而我们现在写的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呢?这是否是一个给古人写错字找的借口?

《说文解字》中有提出中国汉字的造字之学,从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几个方面讲述了汉字的创造和使用方法。其中后人认为通假字即为“假借”之意。也就是随着朝代的变迁,会形成不同的社会风气及语言运用现象,也会繁衍出某些新生事物。

当人们无法对新生事物进行定义或解释时,就会使用旧词赋新义,例如,在秦朝时所实行的郡县制,由于在此前并无“县令”这一词的出现,为了更好的为这个职位拟造一个名称,便取“命令”中的“令”来囊括这个职位的用途。并在后世中继续被运用下去。判断是否通假,在阅读古籍中十分重要,为此还有待更多的研究。

除了通假现象,由于古代社会阶级的不同,对礼仪十分重视,从而也造成了在称谓上的诸多现象,且不同于现代,古人除了名之外,还会取字,在名和字的喊法上,随着地位和尊卑的不同也有所讲究。例如对于长辈或君主直呼其名为大不敬,因此,名多作为谦称卑称 由上对下使用。

同时,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姓名不仅只是个人的一个称呼,在这其中,也赋予了很多的含义并直接体现了尊卑有别的规则。如清朝律例规定,凡同姓者结婚,按律各自杖责六十,同时将其分开,女子回到宗族,财产充公。同时,在姓名上也有尊卑与不平等的现象。

比如,在取名上避免同当朝皇帝孔子同名,以免犯了忌讳,此者为公讳,除了公讳外,还有私讳一说。如避开家族中长辈的名字。虽然,这两种说法对于皇帝而言有所矛盾,毕竟,很可能他们同时犯有公讳或私讳。所以到清朝时该律例已经被取消。但我们仍旧能够从古书中窥得一二。

以《红楼梦》为例,其中就避讳这一说法描写过好几次。例如大家在一起看戏时演的一出戏叫《凤求鸾》,由于故事中主角与王熙凤同名,说书人立马道歉,避免和主子名讳相冲。除此外,还有改名,例如第24回中,管家林之孝的女儿林红玉由于冲撞了林黛玉和宝玉的玉字,在换他时,通常都省去玉字,只唤做小红。

还有英莲在被卖入薛家之后,改名香菱,而在夏金桂嫁到薛家后,只因含义上花期的冲撞,就被改名为秋菱。当然除了在红楼梦中有夏金桂故意打压借机暗示薛宝钗自己的权利,更多的也是主子对仆人彰显自己的权利,宣扬自己的地位。类似这样的语言现象在中国汉字中能找到很多。

咬文嚼字

古代的书籍中,不仅能发现一些有趣的文字现象,也会发现在单个词上的讲究也很严格。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古诗词的遣词造句。古诗词不仅对韵律讲究,如押韵的位置,韵部的划分等,还讲究工整性。在近代诗形成以前,并不过分强求对仗、平仄等概念,而到了后期的五言古诗则要求的会多一点。

这里说起咬文嚼字,就要提到一些关于“推敲”的故事。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关于这个“绿”字的用法,就是一番咬文嚼字后所得, 据说最开始选用的是“到”,后又改“过”、“入”等,最终定的“绿”。对于这个字的选取,不仅是要求对仗和韵律平整,更多的是强调整个诗歌带给人的一种直观的感受。

从诗歌本身来看,讲的就是春意融融,江南岸边一片碧绿,但选词直接决定了整个诗歌的动态感受。为此王安石这个句子才成为名句,被后人流传。还有最经典的一个故事就是贾岛的“推敲”。这也是推敲一词的由来。

在诗人贾岛去往长安参加考试的时候,他骑着驴准备过街,但当时他的脑子中正在想着自己的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他反复思考是否要将这个“推”字改为“敲”。就在反复的思考中,他因为走神冲撞了贵人的车驾,但贵人下来一看,正是大文学家韩愈。

在韩愈的询问下,贾岛向他解释了事情发生的原因,结果就是他不仅没有受到责罚,反而引起了韩愈的兴趣。韩愈替他斟酌了一番,选定了“敲”。这里的原因也是从诗句的整体意境考虑,寂静的夜晚,月光笼罩着寺庙,僧人缓身敲门,比横冲直撞推门而入更有韵味。这里也提现了中国故事中的咬文嚼字。

诗歌中典型的词语用法就是名词动用或者形容词动用,不仅能让整个诗歌充满动态,在整体上也显得更加灵活。“风老莺雏,雨肥梅子”。直接看来,我们无法判定“老”究竟是何用法?在这里是形容词还是动词,但从诗歌的对仗,我们便足以判定这里是用作动词。

单是“老”一个字的妙用,便横贯了整个季节。从鸟儿的成长,刚出生嗷嗷待哺到长起一身稚嫩的羽毛,再到开始学会飞翔,远离母鸟独自成长。此间种种仅由一个字便全部含括。而“肥”也是取自同样的用法,讲述梅子从经历一场细细绵绵的春雨,再到两岸杨柳堤清风明月的吹拂,再到残花落尽泥土中,迎来了梅子肥的结局。

随着古诗的发展,近代诗也受到影响。尽管现在已经是普遍学习白话文并不再追究繁冗的古诗体,但古诗中词语的运用和推敲仍然值得我们深究与学习,也许在日常运用中,我们并不会很频繁的使用到它,但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有莫大的帮助。

总结

到了现在,为了方便人们的运用和文化的传播,在汉字的书写和运用上也逐渐没有那么多讲究。更不会出现因阶级不同,必须避开某词语运用的现象。但对于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仍然需要我们的努力,不管是出于个人的习惯也好还是社会流行的风气也罢,都应当尽可能正确运用词语和汉字,才能让文化更长久、广泛地流传。

相关推荐
点击排行
本周推荐